×

心电图不会看?这 10 个诊断特征需牢记!(上)

时间:2022-01-06 浏览量:440

哈尔滨哪有上门做心电图的?哈尔滨网约医护平台帮您忙,欢迎致电咨询


在熟悉正常心电图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异常心电图的诊断特征,是临床医师正确使用心电图这个工具的必要条件。接下来,我们将从解剖和形态上介绍几种异常心电波形的诊断特征。



1

异常起源的房性波



起源于窦房结的为窦性 P 波;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者为 P' 波;起源于房室交界区(或心室)者,为逆行 P(P⁻)波。


1. 房性 P' 


房性 P' 波是和窦性 P 波相比较而存在的,它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内任一部位发生的激动,使心房发生应激后产生的心房波。


从形态角度来看,房性 P' 波既不是逆行 P 波,也不是窦性 P 波。原则上来说,不同于窦性 P 波外形的一切 P 波(除外逆行 P 波),便是房性 P' 波。


分析房性 P' 波时,需要将窦性 P 波作为参照。因此,正确把握窦性 P 波的具体形态和序列特征,并和异常 P' 波作比较,成为房性 P' 波判定时的关键。



分析房性 P' 波不能只从形态上看,作为心房的异位起搏点,常常会对窦房结的序列发生节律重整现象,如常见的房性早搏后的不完全代偿。有时房性早搏会对结间束发生干扰,造成房早后的第一个窦性 P 波发生变形,出现房内差异性传导。


2. 逆行 P(P⁻)波



窦房结是形成正常心律的起搏点,将发出的冲动顺向的传递到下级传递系统,激动心房、心室肌,产生相应的心脏搏动序列图。




窦房结以外的下级起搏点发出的激动具有双向传导功能,既能顺向传递心室,又能逆传心房。逆传心房时产生 P⁻ 波,P⁻ 波在 Ⅱ、Ⅲ、avF 导联倒置,在 avR、V1 导联直立。




心电图上 P⁻ 波和 QRS 波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起搏点顺传和逆传的速度。如顺传的速度慢于逆传的速度,则心房激动在前,P⁻ 波位于 QRS 波前面;如顺传的速度快于逆传的速度,则 P 波位于 QRS 波之后;若两者速度相同,则 P⁻ 波与 QRS 波重合。




能引起 P⁻ 波的异位起搏点有心房下部、房室交界区和心室

• 心房底部起源的 P⁻ 波,顺向传导仍要经过房室结的生理性延搁作用,所以 P⁻-R 间期仍 > 0.12 s;

• 房室交界区的异位激动如无传导障碍,P⁻-R 间期 < 0.12 s,R-P⁻ 间期 < 0.16 s;




• 起源于心室者,由于距离心室近,距离心房远,心室激动始终在前,心房激动在后,P⁻ 波总是位于 QRS 波群之后。




必须指出,不伴有 P 波的异位搏动,不一定是 P 波与 QRS 波重合,也可能是由于存在完全性逆行传导阻滞,未能产生 P 波;如发生完全性顺向传导阻滞,心电图上将仅有 P 波,而无 QRS 波群。


3. 心房扑动波(F 波)



心房扑动是介于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之间的一种快速而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波表现为形态、方向、振幅和间距完全一致类似三角形锯齿波或波浪样的扑动波,波间无等电位线,频率约 240~340 次/分。

根据 F 波的频率、在 Ⅱ、Ⅲ、avF 导联上的极性可分为 Ⅰ、Ⅱ 型:


• Ⅰ 型心房扑动又称典型心房扑动,F 波频率约 250~350 次/分,在 Ⅱ、Ⅲ、avF 导联呈负向锯齿波,锐角尖端朝下;




• Ⅱ 型心房扑动又称少见型心房扑动,F 波频率较快,340~430 次/分,在 Ⅱ、Ⅲ、avF 导联呈较圆钝锯齿波,凸面向上。

4. 心房颤动波(f 波)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表现为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室率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增加血栓栓塞的机会及心房肌的电重构。

心电图上心房波的特点表现为一系列形态不一、波幅不等、时距不等、方向各异、波间无等电位线的 f 波,频率约 350~600 次/分。根据 f 波的粗细可分为粗波型心房颤动(f 波振幅 > 0.1 mV)和细波型心房颤动(f 波振幅 ≤ 0.1 mV)。



网站首页
服务项目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联系人: 电话: 你的留言:
验证码:
QQ咨询
联系电话
18088778620
微信扫一扫